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羊车问题结论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羊车问题结论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晋朝的八王之乱祸根是谁一手造成的?
酿成八王之乱的祸根是谁?当然是晋武帝司马炎!司马炎为了避免司马家族,遭受到曹氏家族家破国灭亡之后果,而不惜冒着天下大乱的风险,裂土分疆扶植司马氏子侄为王,试图凭此保住司马家族的万世江山!
然而这只不过是司马炎的一厢情愿而已,事实上无论受到分封的诸王是不是司马家族的人,只要有了权力与地位,就难免会随之而生出野心!更何况这些受封的王爷们,不仅有权力、有地盘、还有足以促使其铤而走险的兵力呢?
于是在司马炎去世后不久,西晋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便激化了!***的根源在于贾南风,正是这位晋惠帝皇后的勃勃政治野心,以及其倒行逆施的所作所为,导致西晋王朝产生了政治危机!
尔后贾南风又害死了太子,进一步引发了西晋王朝的政治地震!致使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,挟朝野对贾南风***人怨之机,悍然举兵发动了武装***,诛灭了贾南风等祸乱朝堂的野心家。
谁知此举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,诱使诸多司马氏诸侯王为了争夺对朝廷的主导权,而竟相兴兵作乱!战争的大幕就此拉开,一直持续了16年之久,直到打得西晋王朝元气大伤,内迁各族趁势崛起,西晋王朝因统治基础动摇而名存实亡!
而到了这个时候,因为西晋王朝的统治秩序已经遭受了严重破坏,统治基础已经被动摇,导致陷于四分五裂绝境之中的司马氏***,出现了彻底丧失对北方大部领土失去掌控能力的后果,把中原带入到了几百年的大分裂、大混乱、大动荡的黑暗时代——其始作俑者正是晋武帝司马炎!
晋朝的“八王之乱”祸根是谁一手造成的?
祸根很多
这个问题很有意思。有的人说是司马炎,有的人说是贾充,也有的说是司马衷,还有说是贾南风。我觉得大家说的都对,也都不对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“八王之乱”始于西晋太熙元年,也就是公元290年。这次中国有史以来最悲惨的人为灾难,前奏是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发动的诛杀太后杨芷父亲杨骏的***。整个***期间,卷入内斗的晋朝亲王很多,***或被人杀的亲王有六十多个。司马家族无一幸存。因《晋书》把其中八位完全控制过***的亲王都记录在《列传》第二十九中,所以史称“八王之乱”。
因为这场***首先是由贾南风发起的,所以,说是贾南风是祸根也是由一定道理的。
当然,如果司马衷不是间歇性(大部分时间)弱智的话,贾南风也无法胡作非为,所以,说司马衷是祸根也能说得过去。
没有贾充就没有贾南风,没有司马炎就没有司马衷,所以,说贾充或是司马炎是祸根也不为过。
这个人最关键
能让一个朝代***不堪的,绝对不是一个庸人,***设一定有那么一个人的话。在上述这些人中,贾南风、司马衷都算不得什么高明的人,如果不是因为有人铺垫,他们也不可能走上这个历史的舞台。
因为,本来司马衷这个太子是要被废掉的,而贾南风也是嫁不进***的。甚至是贾充,也是在京城待不下去,而要被派往陕甘一带任秦凉军区司令官的(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)。
然而,有一个人,因为曾经跟贾充在一起共事过(修律书),决定帮助贾充留在京城。方法就是让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嫁给太子司马衷。在这件事情办妥后,又帮助司马衷保住了太子的位置。最终,留下了一对弱智、疯子夫妻接管了整个帝国,导致了西晋这次长达十六年的大***。
这个人,能说服司马炎,能左右整个朝廷。他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。史学家是这样描述他的:音律学家、文学家、藏书家。
只有这样的人,才能成为祸根!
他就是东汉司空荀爽的曾孙荀勖。是西晋的开国功臣,累官至光禄大夫、仪同三司、守尚书令。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官。
宋末元初著名大儒郝经评价荀勖说:荀勖、冯紞谄附于充,夤缘势位,沽衔小慧,协图大奸,立贾后、出齐王,深树祸本。
什么意思呢?
就是说,荀勖与冯紞,逢迎趋附于贾充,结成势力,协助贾充作大奸大恶之事,把贾南风立为太子妃,放逐齐王司马攸,为后面的***埋下了祸根。
当时,贾充是车骑将军、散骑常侍、尚书仆射,封鲁郡公,领尚书令,他的大女儿贾褒(贾荃)是齐王司马攸的王妃。司马攸,是司马炎的同父同母亲兄弟。
荀勖、冯紞知道,一旦贾充离开京城去往秦凉军区,他们在朝廷的势力将被瓦解,于是,不遗余力地帮助贾充留下来。
郝经还引用宋邵雍的话:“晋室之祸不在于石勒长啸上东门时,在荀勖夕阳亭之一语。” 并感叹:呜呼!既亡魏又亡晋复亡中国,既覆贾氏,又覆荀氏,小人患失一至此哉。
夕阳亭,在今洛阳市西。汉晋时为饯别之所,西晋泰始七年(公元 271 年),贾充被外派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,朝中公卿就在夕阳亭设宴为他践行。也就在这个夕阳亭,荀勖给贾充出了将贾南风嫁作太子妃的主意。所以,邵雍才有“荀勖夕阳亭”之说。
我的观点
首先,我比较认同郝经的观点。
虽然司马炎是皇帝,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,司马炎其实可以忽略不计。为什么呢?
这就是我要说的我的观点:要说“八王之乱”的真正祸根,其实不仅仅在于人,更多的是在于制度。
第一个制度就是官吏选拔制度。
在隋朝以前,***都是用“荐举制”来选拔人才的。也就是靠地方官推荐地方人才给朝廷。推荐的标准就是考量一个人的“德行”。
问题是“德行”的标准弹性很大。所以官员们在“察举”人才的时候,往往就只举荐自己熟悉的人。这样一来,官位就被社会上层的家族垄断了。到了魏晋时期,士族门阀制度严重。世家大族跟官僚门派成了官场里的***,就是朝廷也撼动不了。
所有官员,如果不加入这些***军团,根本就活不下去。这导致荀勖、冯紞、贾充们必须联合起来。这一联合,司马炎朝廷也奈何不了他们。
所以,司马炎明明知道司马衷不适合做接班人,明明知道贾南风有五个缺点,但最后还是不能把司马衷废了,也不能阻止贾南风嫁作太子妃。
历史上很多人责备司马炎的无为而治,特别是灭吴以后耽于色娱,却没有看到当时士族门阀的强大,司马炎是有心无力。
第二个制度就是分封制度。
司马炎为什么会大肆分封司马家族?因为他没有认真分析曹魏被夺权的原因,认为曹魏帝国就是因为没有分封,导致曹家势力薄弱,最后被司马家夺了***。所以,司马炎希望通过分封亲王来巩固司马家族的实力,让司马家族可以长存下去。
事实上,分封制是在秦以前的周天子时期实施的管理天下的政治体制。这种体制的弱点就是天子之命无法到达最基层。百姓只认自己的家族族长不认国君,家族族长只认国君不认天子,只有诸侯国国君才对天子负责。这种体制,不适合国家的统一发展,中央对地方难以实施管理。
秦统一中国后,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,打破了分封制的血缘管理体系。中央高度集权,管理效率高。
汉朝建立以后,继续实施分封制度,诸侯王由此掌握了一定的政治、军事势力,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;并且由于土地兼并严重,阶级矛盾不断恶化。***为了削弱王侯的势力,导致了“七国之乱”。直到汉武帝元朔二年(前127),在主父偃的建议下,实施推恩令,才将这种地方势力分化到不足以影响中央的管理。
“七国之乱”的教训就在前面,司马炎却没有看吸取教训。当然,司马家族各亲王也都是***级别的,司马炎想不分封也难。
结论
从前面的分析,我们可以看到,“八王之乱”真正的根源在于制度。埋下祸根的是司马炎与荀勖集团。至于导致***产生的贾南风,其实并不重要。因为只要分封了诸侯王,这场***总会有发生的一天。
以上个人观点,欢迎朋友们留言探讨。
感谢朋友阅读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羊车问题结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羊车问题结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